模拟一解析(二)
1,阐述不是产品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变更,而是要改造“现有产品",其实是一个产品改造的项目,希望项目获得成功,那么必须先定义项目的成功标准。还没到确定定期更新还是一次性更新的步骤。
2,涉及额外的成本,已经不是问题解决的思路,而是项目的变更。走变更流程。问题解决思路:1记录、2识别、3生成方案、4选择一个方案、5执行、6验证。
3,敏捷注重价值驱动交付。
4,根本原因分析RCA的作用是,分析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,杜绝问题再次发生。
5,产品内部开发,一定会有组织过程资产,项目经理可以参考历史经验教训。项目正在启动,还没有开始识别风险,也没有新的经验教训。干系人参与和识别风险都在规划阶段,不在启动。
6,团队建设是为了解决团队成员之间协调工作,一个人太忙表达不满属于个人问题,跟团队无关。
7,进度表属于进度基准,进度表没更新版本不对,应该定期更新项目文件,更新项目管理计划并共享。
8,共享资源导致推迟,如何防止?应该提前沟通好资源的利用。确定影响是事后的事情,不是防止。
9,有客户在场的会议,要注意沟通内容,关注沟通管理计划。成本管理计划是指南,跟成本没有关系,预算的内容在成本基准。
10,问卷调查是调研需求的,无法让所有人达成共识。要达成共识可以考虑开会,引导式研讨会。
11,要求得不到满足,是担心需求无法满足,无法确认有无问题,审查需求跟踪矩阵,不是审核需求是否缺失。
12,收集需求的第一步是了解需求背景以及各种要求,有了需求才确认范围,后续才会矩形规划会议。
13,出现干系人、团队或其他人第一次知道某个信息,属于沟通问题,信息沟通不及时,应正确使用沟通管理计划。
14,关键干系人参加展会影响团队,是团队遇到障碍。回顾会是总结经验教训,识别所需要的改进,跟干系人的问题没有关系。正确做法是直接与干系人开会,解决他们的问题。
15,公开争吵,绕开项目经理做决策,完全没遵守规定。应该重申规则,确保遵守,并解决每个成员的行为问题。
16,客户要取消,如何影响客户?先做成本效益分析,确认可以做。多标准决策分析,涉及到价值的维度,确认项目有价值。
17,没有预见的风险,涉及管理储备和成本基准。
18,找项目的根本原因,五个为什么(why)以及石川图,鱼骨图,因果图等。
19,讨论下一次开发哪些功能,首先涉及产品待办事项(PB),筛选要做哪些;让sprint会议有成效,要确认本次的冲刺目标。燃尽图是进度,跟范围没关系。
20,员工流动的风险,如何缓解?如何减轻员工离职的风险?减低员工离职的概率,减少离职的影响。奖励、激励、增加后备等。关于培训员工,本质上也属于增加后备的内容。
21,合规性要遵守,优先级不一定最高。所以要询问优先级并排序。
22,敏捷的合同,可以分层;要考虑动态范围变更的方案,自助团队而不是自资助范围(包人头)。
知识普及:
在大型项目上,可能针对某些可交付成果采用适应型方法,而对其他部分则采用更稳定的方法。来管辖整体协作关系,而将适应型工在这种情况下,可以通过主体协议,如主要服务协议(MSA)作写入附录或补充文件。这样一来,变更只针对适应型工作,而不会对主体协议造成影响。
对应知识点:客户协作高于合同谈判、考虑动态特性的合同、主协议和补充的多层结构。
补充:关注用户故事而非整个项目的预算、动态范围方案、提前取消方案、资助团队而非范围(包人头)。